【爸媽管不動的事--妳們說呢?】
這則新聞引起不少的討論。
3C產品是天使也是惡魔,相信每個爸媽都可以洋洋灑灑寫一大篇心得感想,其實這也是個教養申論題,需要依照孩子不同的個性調整作法,不過在決定自己的答案之前,也許可以一起想想這些問題:
1. 我們希望孩子學會的是『自律』,還是依賴『他律』?
(18歲以上就能自律負責了嗎?我們能管到幾歲呢?)
2. 為什麼孩子學不會自律?請問有比3C更有趣的事情嗎?
(這點主要針對仍需要父母陪伴或引導的孩子,然而從來沒有好
好被引導的孩子,到了18歲也一樣感到無聊)
3. 這是否意味著父母教養的集體失敗?我們該檢討的是為何
溝通無效、管理失敗,還是條列出來請國家立法禁止?
4. 大學由你玩四年的潛規則,就是來自18歲前的高壓禁止,這樣的規則訂下去,家庭糾紛是會增加?還是減少?
5. 超時使用3C現象是否可能轉為地下化?所以下一步我們要限定18歲前不准使用智慧型手機?還是申請上網需父母同意?
這條法律說真的只是立心安的,因為根本難以認定和開罰。學齡前兒童與12歲以下、12-18歲的孩子,在心理和生活環境上有極大的需求差異,另一方面也顯現出我們對於兒童心理和教育仍不改粗魯的一致化,以及自以為是的『這樣對孩子比較好』的霸權思維。
我非常同意應該協助孩子正確使用3C產品,不能完全放任不管。連大人都會著迷的玩意兒,更應該小心地和孩子討論拿捏尺度。但『無效教養』不僅沒有讓家長們深刻檢討教養方法,反而加強禁錮高壓手法,18歲,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迷思呢?
本文歡迎留言,問題也好、想法也罷,大家一起想想。